香港首間中醫院備受關注

中醫推廣任重道遠

文:邱紫薇 王嘉琛 王婧雯 聶遠格

年港府發表的《施政報告》指出,預期於今年上半年公布本港首間中醫醫院的定位及其主要範疇的發展框架,政府正積極籌備選址,並就醫院的管治架構和業務、運作、財務及合約管理模式等與本地持份者及外地專家展開相關諮詢。

其中,還有不少篇幅提及本港中醫藥服務,包括在規管制度、人才培養、中醫基層醫療服務等各方面均有着墨,要推動香港中醫發展,除了投入資源,港人對中醫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現行的服務是否切合使用者需要,以及相關立法條例如何完善,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首間中醫院呼聲高 相關細節仍待改善

早在2009年10月,民建聯公佈的「市民對本港中醫服務調查」中就已透露港人對於建立公營中醫院的期望,在受訪的672名18歲或以上市民中,78.4%的人認為香港需要興建公營中醫院提供住院服務。該數字在2009年至2013年間維持穩定,2013年10月的最新數據顯示,1,006名受訪者中,76.2%的人表示有此需求。

食衞局發言人指,中醫住院服務是香港一項嶄新的服務,政府會詳細考慮各意向書提出的有關發展中醫醫院的建議及意見,包括從管理架構、人手安排、財政模式、實施時間表、服務和設施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從而設定一套合乎中醫業界的營運考慮和實際可行的要求,特別在訂定日後用地的批地安排和發展模式方面,作為日後政府就發展中醫醫院展開招標工作的基礎。





  • 2014年,而政府亦在該調查問卷發佈第二年的《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及,會預留將軍澳百勝角一幅3.5公頃的用地,用以發展中醫醫院;


  • 2016年1至5月期間,食物及衞生局邀請了有興趣營運中醫醫院的機構提交意向書,共收回7份意向書,但未具體透露機構詳情;


  • 2017年1月,政府決定出資興建中醫醫院,並邀請醫管局以招標方式挑選合適的非牟利團體,負責推展和營運;


  • 食物及衞生局網頁文件顯示,估計中醫院能提供400個病床,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協作運作模式提供服務;


  • 然而,至今仍未有消息表示政府已展開招標……





李敏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主任

目前將軍澳首間中醫院的地已獲批,或於今年年底開始組織招標,政府的初步意向是由非牟利組織運營該醫院,並讓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三所大學參與到其中的臨床治療以及教學當中。



李教授認為,該中醫院的成立,對於香港未來中醫服務的發展「非常有必要」, 港府籌劃多時,浸大亦是呼籲多年,在籌建中醫院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希望該院能夠為市民提供中醫住院及門診服務。但她還表示,大多數中醫從業者希望該所醫院應由政府以公營模式營運,確保有足夠資源,讓更多普通民眾受惠,因為中醫院的首要職能應是醫療服務,目的是為香港社區服務。若它由非牟利團體管理,則一定發展成為一家私營醫院,其中的收費細則、醫療服務等方面就不可能走「大眾化」路線了。

食衞局常任秘書長(衞生)謝曼怡透露,早前有意向書指中醫院開院的首5、6年,可能需要政府資助,亦有意見指其後可自負盈虧,顧問研究顯示有中醫院能賺錢,現階段不排除營運期間政府會幫手,但她未有正面回應中醫院納入公營架構的要求。



鍾先生
九龍醫院西醫

對本港中醫服務的未來發展很有信心,呼籲中西醫合併治療,相信該舉措可加速中醫發展。



在九龍醫院工作的西醫鍾先生亦對首間中醫院的建立表示支持,並認為本港未來應建立更多類似的中醫院。他說,「雖身為一名西醫,也會經常看中醫,如咳嗽感冒、調理身體等時候,他一般會選擇先吃西藥,再去中醫診所就診做相關的調理。」此外,他信任很多中醫療法,「香港的中醫大部分都是科學有效的,但普遍中醫水平仍有進步空間」,他還透露自己也略懂氣功和人體穴位分佈。關於本港中醫服務的未來發展,他表示很有信心,並呼籲中西醫合併治療,他相信該舉措可以加速中醫發展。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大二學生楊智名表示,入學時就聽聞「香港籌建第一間中醫院」等消息,他認為本港的中醫不同類型的診所分佈太過零碎,而中醫院正是規範化管理的一個好方法,但兩年過去了,相關事項至今仍未有很大進展,他笑稱,「港府的辦事效率還有待改善啊」。




本港中醫服務需求增加 求診次數止跌回升

近年香港市民對中醫的需求,有止跌回升之勢。在2003至2013年間,求診人士向中醫求診的比例由19.6%減至12.8%;但統計處2015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市民在2014年3月至8月接受調查期間,前30天內的中醫求診次數已達467,200,按年大增近七成半,佔總求診次數的比例亦回升至18.8%。


註:圖為針對統計前30天曾求醫市民的調查結果(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及明報) (1) 中醫求診包括中醫(全科)、骨傷科(跌打)中醫及針灸中醫;(2) 其他未列出年份數據不詳


另外,今年3月政府統計處發佈的2016/17年最新統計調查(《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3號報告書》)顯示,1,529,100名在統計前30天內曾就醫的人士中,約255,500人(16.7%)曾向中醫求診(包括中醫(全科)、骨傷科(跌打)中醫及針灸中醫),雖然該比例較2015年的17.7%有所下降,但仍高過近五年來最低水平(11.1%)。

據明報分析報導,本港中醫服務需求增多,就診人數呈上升趨勢,這或與近幾年政府持續推動對中醫發展的積極政策相關,例如從2006年開始註冊中醫可發病假紙,讓病人放有薪病假,從2008年起新例亦承認註冊中醫向工傷僱員進行之醫治、身體檢查及發出之核證等。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新措施並非立竿見影,市民向中醫求診的次數在2007至2013年間都徘徊在24萬至34萬,直至2015年才躍升至47萬次,可見推動這些措施並不會直接帶動中醫的就診人次。但無疑,這些措施有助於提升中醫在大眾心中的接受程度。

去年政府施政報告中還提及,希望發展香港成為中藥檢測和品質控制科研的國際中心,政府積極配合,加快成立永久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並透過研發國際認可的中藥與其產品的參考標準和技術轉移,加強中藥業界對其產品的品質控制,以更好滿足香港市民對於中醫就診服務的需求。




急症危症不適用?民眾對中醫尚存偏見

在許多人的觀念內,中醫只可對症小病、慢病、輕病,遇到大病、重病、急病,則必須尋求西醫幫助。常說中國傳統醫學起於易,隱於道,這更為中醫添上一分神秘色彩,繼而帶來「玄學」、「偽科學」的標籤。在街頭採訪時,有受訪者表示,在有傷風感冒等較輕的病症時,她會選擇中醫;另一受訪者表示,若希望快速見效,他會選擇西醫;亦有受訪者對中醫療效持懷疑態度。




事實上,中醫並非「經驗科學」,其對於疾病的診斷、醫治都依賴於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中醫的適用範圍也並非如此局限。對於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胃炎,中醫療法自有其優勢,對於肺癌、中風等急症危症,中醫亦可發揮作用。

~用鼠標滑過下列疾病標籤,查看相應的中醫食療保健方法~




李敏教授提出,中醫在治療三類疾病上有優勢: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退行性疾病(包括神經性疾病、骨關節疾病等)。中醫「固本培元」的特質與老齡化社會的疾病譜相契合,這體現出中醫之於香港社會的意義。 打破民眾對中醫的偏見,除了中醫師以醫術服人、媒體加強科學傳播的專業性,加強制度建設亦是重要一環。




改善基層資源配置 建議中醫診所公營化

香港過去不少研究發現長者、婦女以及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傾向看中醫,主要原因是中醫代表中國文化和生活習慣、較重視醫患關係和整體健康,診金也相對較為低廉,但是過去20年來中醫經歷了一系列的專業化,整體的醫療系統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據中大亞太所2015年的研究發現,中醫的使用者依然以女性為主,但年長及低收入群組不再是中醫的主要使用者,是因為中醫專業化後不被納入公營醫療系統,年長及低收入的群組不能如以前一般負擔逐漸昂貴的私營中醫收費,很難再享用廉價的中醫服務。


按年齡劃分的在統計前30天內曾向中醫就診人數(數據來源:政府統計處)

Pie Chart

在向中醫求診的市民年齡層方面,統計處數字亦呈現出有趣的結果。或許部分人會覺得看中醫的人大多是上了歲數的群體,但2017年的數字卻顯示,統計前30天曾向中醫求診的市民當中,65歲以上的長者只佔求診者當中的20.1%,而佔最高(21.1%)比例的年齡組別,則是45至54歲的中老年人士,更為年輕的35至44歲人士,佔比(14.4%)亦與長者相近。

現時私營中醫的主要使用者可能是較有經濟能力(較高收入、有更多僱員保險及家庭保險)的年輕中產,但他們在整體醫療使用者的比例還是相對較小,佔更大比例的長者及低下階層則更多選擇以西醫主導的公營醫療服務。公營系統受資助的中醫服務非常有限,雖然目前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及大學合作在全港各區設立了18間中醫教研中心,並提供中醫服務,但這些中心並非醫管局或衛生署轄下診所。醫療資助影響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求診的選擇,現時政府的資助大部分只支持以西醫為主的公營醫療系統,就會使得他們在求診時傾向選擇西醫。由此可見,中醫的求診現狀很大程度和公私營醫療人力資源配置有關。





據《明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趙永佳表示,目前透過公共資源支持的中醫服務的比率遠低於西醫,為了解決醫療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建議政府逐步把中醫全面納入公營醫療系統,以滿足香港市民尤其是長者及低收入人士的需求,亦有助節省不斷增加的醫療開支,中醫診療所需的藥物及設備成本都較西醫少,興建一所中醫院所需的資金也遠低於純西醫醫院。此外,政府為低收入人士、長期病患者及貧困年長病人提供的醫療費用減免計劃,並無法在教研中心使用。

然而,政府每年用於醫療約600億元的經常性開支中,只有不到0.2%用於中醫服務。對於本港即將成立的首間中醫醫院,政府似乎仍堅持將會採用「由NGO 自負盈虧」的模式營運,這明顯與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確立中醫藥的公營定位」的願景相違背。

李敏教授表示,不能說本港政府對中醫發展不重視,比如政府也成立了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及中醫藥發展委員會,但她認為相關的有效措施還遠遠不夠,扶持力度仍須加大。未來本港首間中醫院的首要職責是臨床教學,在臨床教學基地方面政府應給予補貼。她補充道,目前政府18間公立中醫教研中心的附屬中醫診所的診金及藥費均有優惠,所以在醫管局體制下的公立醫院是有優惠的。很多業界人士都表明,如果連第一間中醫醫院也要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營運,很難實現中醫「教學、科研」的目標。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2015年曾進行問卷調查,訪問於多間三方合作中醫診所工作的中醫師,其中對「三方合作中醫診所提供的培訓質量」所給予的平均分只有3.82 (10分為滿分)。由此可見,在自負盈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難有良好的中醫培訓環境,更遑論推動中醫業發展。此外,不少前線中醫師曾反映,現時醫管局統籌的中西醫協作項目,因收費昂貴故很少病人參加(病人須在公立醫院每天$100 收費上,額外每天付$200)。可見,政府在中醫院的準備和投入上,未能滿足實際需要,中醫院發展現況談不上「順利」。




中醫發展陷制度困境 資金法律成短板


與民眾對中醫的需求日益上升相對,中醫的發展卻陷入了長期滯後。從制度層面來看,中醫面臨以下困境:

  1. 資金投放不足

  2. 2015-2016 年度香港醫療衛生公共開支是 545 億,而 18 間三方合作中醫教研中心,即「公營」中醫診所獲得的經常性撥款一共只有 6400 萬(按每間資助最多不超過 356 萬計算),僅佔總開支約 0.1%。

  3. 中醫法律保護不足

  4. 法律保障的不足,導致中醫師不敢使用中醫治療手法救治病人,不僅耽誤病人救治進程,長遠來看也限制了中醫的發展和民眾接受度。





  5. 中醫師話語權較弱

  6. 現時在政府公務員架構中,不論是食衛局、衛生署還是醫管局,都沒有 「中醫師」這個職位,更沒有薪酬架構。所有中醫相關政策,一直只靠行政官員、西醫負責推動,中醫只有義務性質的委員會為政府提供意見,難以真正有效推動中醫藥發展。在各大營運中醫服務的 NGO 中,中醫師也僅作為僱員提供服務,很少能真正參與中醫決策。

  7. 中醫行業缺乏專業守則

  8. 因為行內缺乏統一標準或認証機制,致使一部分學歷、培訓進修、名銜資格流於空泛,欠缺實效,無法反映中醫師的臨床或水平。坊間眾多美容、整脊、跌打、養生等,以“中醫”名義的非中醫治療,破壞了中醫的大眾形象。而缺乏有效措施調控香港中醫人數導致香港中醫人數比例過多,容易引致行業內惡性競爭,影響中醫行業專業發展。




非本地培訓率趨高 執業資格試需提升


據香港政府2017年發布的《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截至2016年底,香港註冊中醫共7262人,其中私營者佔88%,公營者僅佔12%,另外,註冊總人數在2011年至2016年間增長了13.2%,每年平均約為200人。

2012-2016年每年通過執業資格的考生人數(人)


現時,本港三所大學每年培訓約80名中醫本科畢業生,但內地30所中醫院校則無收生人數限制,更由於「免試招生」政策,不少未能在本港升讀大學的學生都爭相報讀。《報告》中指出,2013至2014年度本港學生到內地修讀中醫藥本科學位課程的人數約470人,是本港三所大學收生總人數近6倍,而根據一些內地院校網站數字和業界反映,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事實上,2016年報考註冊中醫執業試的人中就有48%為非本地培訓,並且比率不斷上升,相信在未來數年更會迎來高峰期。這個情況與本港其他主要醫療專業的構成比例大相徑庭︰西醫近4年的非本地培訓率平均是13%,牙醫的非本地培訓率也是13%,護士的非本地培訓率則只有2%。如果中醫師大部份來自非本地培訓的情況持續,那無論中醫的人手日後出現過剩或短缺,本港實際上都無法自行作出調節。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認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有必要盡快檢視現時執業試的具體安排,包括提高筆試合格分數要求(2016的筆試合格率達80%),增加傳統中醫和中醫經典的考核內容,加入本地實習要求和實際臨床考核部份,務求讓執業試的內容更貼近本港中醫醫療環境和病人的需求。長遠而言,本港大學中醫本科課程的提供者,須按照本地中醫行業環境,制訂有別於內地的課程與教材(包括更重視中醫臨床操作和中醫經典內容),並聘任更適合相關課程內容的師資,才能逐漸發展出一套更優質的專業試考核制度。



曾曉陽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及專業教育部
一級講師

相對來講,本地中醫師和人口比例仍有差距,約為 1:744。預計中醫專業在短期內有充足人手,中期則會出現人手短缺。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及專業教育部一級講師曾曉陽表示,中醫學的學生大部分會回內地實習,主要因為香港資源不夠,沒有中醫醫院,理論不能結合實際操作,但畢業之後絕大部分是留在香港,因為相對來講本地中醫師和人口比例仍有差距,約為1:744預計中醫專業在短期內有充足人手,中期則會出現人手短缺。




香港中醫教育不系統 政府應加強支持




香港浸會大學在2001年開辦全港首個中藥學士課程,浸大中醫藥學院中藥課程主任陳虎彪在「香港01」報導中指出,不少學生誤會課程是學「執藥」,但課程除了學習藥用學名,更要學藥用拉丁語,中藥鑑定學,中藥化學,將來可以從事藥物開發研究。以該校中醫學士課程為例,需要6年內修讀中西醫診斷學,並要到內地醫學院實習,學生畢業後須通過中醫執業試,才可成為中醫師。

陳續指,現時中藥畢業生的起薪點約1.4萬元,一般會擔任藥廠或政府部門監測中藥工作,甚至貿易,化驗,亦有部分學生擔任研究生,現時政府部門及業界內,約8成人員來自浸大的中藥課程畢業生。但政府仍未落實註冊中藥師制度,業界正在爭取。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內地學生楊智名表示,「平時西醫與中醫課程比例大概3:7,我們和內地同業競爭的優勢可能是西醫用英文教學,但由於語言問題,有時在西醫學習上花費時間更多。」




李敏教授指出,香港三所大學的中醫專業教學仍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第一個就是政府需要給予資源上的支持,教資會資助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在過去十年間保持不變,為79人,每個人撥款20萬,而西醫和牙醫學院能得到每人60萬,甚至80萬的資助金。資源不足會導致教學受限制,比如不能請更多的老師,不能給學生開展更多的教學活動,認為政府的支持撥款要把中醫和西醫放在同等位置上。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及專業教育部一級講師曾曉陽表示,香港中醫總體的水準參差不齊,以前本地沒有正規的中醫藥教育,最近十幾年才逐漸培育起專業人才,香港現有的三所中醫中藥學院規模均不大,目前定期都有一些思想學術講座和培訓班,如果將資源集中起來會更好,希望未來可以建一所專業型大學。


中醫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行業,隨著未來香港社會老齡化加速,醫療需求越來越多,建立專門的中醫院勢在必行。同時需要政府協助推動,下定決心將中醫正式納入公營醫療體系,認清中醫院的建設方向和處理中醫人力資源規劃這些當務之急。香港的首間中醫醫院備受香港、內地甚至世界的關注,因為這是史無前例的舉動,然而,香港中醫的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香港政府、立法會、食衛局等相關政府部門、學校、媒體、專家學者等各方人士任重道遠,應該齊心協力,不斷探索與追求更適合香港中醫發展的道路。




相關資料:

  1. 趙永佳、施德安:中醫人手過剩? 從需求角度看醫療人力資源問題

  2. 中醫人手過剩,應改革執業試而非以自由市場原則自然淘汰

  3. 現代中醫:香港為什麼需要一所中醫院?

  4. 首間中醫院 業界倡採公營模式

  5. 將軍澳中醫院明年中落實定位招標,初擬中西醫協作

  6. 香港未來的中醫院(香港中藥師協會)

  7. 香港中醫專科發展路徑

  8. 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 第63號報告書(2018年)

  9. 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2017年)

  10. 市民對本港中醫服務調查 (2013年10月)